graph LR
    A[面向对象方法UML] --> A1[UML术语表]
    A --> A2[UML的模型表达格式]

4.1 UML术语表

  1. UML表达关系的术语中,包含是一种特殊的依赖
  2. UML是面向对象技术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
  3. 关联的多重性是指类中对象参与一个关联的数目。
  4. 术语依赖可用于表达客观世界中各种各样事物之间的关系。
  5. UML术语表:
    +:公共可见的(public)
    -:对该关联之外的任何对象而言,该端的对象是不可见的
    #:该端的对象只有另一端的“子孙”是可以访问的(protected)
    ~:在同一包中声明的类是可访问的
  6. 接口使用注意以下问题:(选择)
    (1)接口只可以被其他类目使用,而其本身不能访问其他类目。
    (2)接口描述类的外部可见操作,通常是该类的一个特定有限行为。
    (3)接口不描述其中操作的实现,也没有属性和状态。
    (4)接口之间没有关联、泛化、实现和依赖,但可以参与泛化、实现和依赖。
  7. 为了描述模型化包之间的关系,UML给出了引入依赖和访问依赖。
  8. UML关系术语:
    关联:表示类与类之间的联系。方向箭头实线表示。
    泛化:表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。用带空心三角箭头的直线表示。
    细化:一个类目规约了保证另一个类目执行的契约。
    依赖:表示一个类使用另一个类的对象。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。
    聚合: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,部分可独立存在。用带空心菱形的直线表示。
    组合: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,部分对象与整体对象有相同的生命周期。用带实心菱形的直线表示。
    实现:表示类与接口的关系。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。

    关联、泛化、细化都是一类特定的依赖。
  9. 在类的关联中,对于一个给定的类目,可以通过导航
  10. 用于描述关联的一定内涵的术语是关联名
  11. 关联的一端的类目对另一端的类目的一种呈现,称为角色
  12. 泛化的四个约束:完整不完整互斥重叠
  13. 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语义
  14. 类的泛化关系中,如果一个类有多个父类,则说明它使用了语义
  15. UML中,实线椭圆表示用况
  16. 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学至少由三部分组成:
    (1)用于表达基本信息的术语
    (2)用于组织基本信息的表达格式
    (3)不同抽象层之间进行映射的过程指导
  17. 类中对象参与一个关联的数目,称为该关联的多重性
  18. 协作是一个交互,涉及交互各方、交互方式、交互内容三要素。
  19. 节点具有记忆能力和处理能力。
  20. UML表达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术语及定义 (2024-04JD 5')
    (1)为了表达各类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,UML给出了表达关系的基本术语:关联、泛化、细化、依赖;(1分)
    (2)关联是类目之间的一种结构关系,是对一组具有相同结构、相同链的描述。(1分)泛化是一般性类目和它的较为特殊性类目之间的一种关系。(1分)细化是类目之间的语义关系,其中一个类目规约了保证另一个类目执行的契约。(1分)依赖是一种使用关系,用于描述一个类目使用另一类目的信息和服务。(1分)

4.2 UML的模型表达格式

  1. 用况图(USE CASE图):可以表达系统功能模型的图形化工具(背);可用于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的动态结构。
  2. 类图:可用于描述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的静态结构。
  3. 状态图: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控制流建模工具;支持生存周期的建模。
  4. 交互图:支持系统交互的建模。
  5. UML两类图形化工具:结构图,行为图。
  6. 创建一个系统类图的步骤:(选择)
    (1)模型化待建系统中的概念,形成类图中的基本元素;
    (2)模型化待建系统中的各种关系,形成该系统的初始类图;
    (3)模型化系统中的协作,给出该类图的最终类图;
    (4)模型化逻辑数据库模式。
  7. 用况图的六个模型元素:主题、用况、参与者、关联、泛化、依赖。(背)
    用况图模型元素之间的关系:用况图中,关联是操作者和用况之间的唯一关系。操作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泛化。用况之间可以有泛化、扩展和包含,其中包含和扩展是依赖的变体。(背)
  8. UML中的事件类型:信号事件,调用事件,时间事件,变化事件。(背)
    UML中的事件通常分为:内部事件,外部事件。
  9. 用况之间的关系:扩展,包含,泛化。
  10. 类图包含:类,接口,关联,泛化,依赖等关系。
  11. 简述状态图中的一个转换涉及的内容:
    (1)源状态:发生状态转移的那个状态。
    (2)转移触发器:满足其监护条件,则使状态发生转移。
    (3)监护条件:布尔表达式,表达式为真,则触发转移;表达式为假,则不发生转移。
    (4)效应:一种可执行的行为。
    (5)目标状态:转移完成后所处的状态。
  12. 状态图的状态:初态,终态,通常状态。
  13. 简述创建系统类图所涉及的工作:
    (1)创建一个系统的类图依赖于所使用的方法学;(1分)
    (2)涉及以下4方面的工作:
    模型化待建系统中的概念,形成类图中的基本元素;(1分)
    模型化待建系统中的各种关系,形成该系统的初始类图;(1分)
    模型化系统中的协作,给出该系统的最终类图:(1分)
    模型化逻辑数据库模式。(1分)